一、单项选择题
2020年九月三日新华网: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习近平发表要紧讲话。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教导大家伟大的现代化实践达成中国梦。据此回答1-3题。
1.深化改革开放、推进体制革新是解决经济社会进步很多矛盾的必由的道路,也是贯彻落 实科四个全方位布署的势必需要。四个全方位布署是大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长期坚持的教导思想,这是由于
A.世界观对大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有着积极的教导用途
B.办法论是大家改造世界的正确原则
C.四个全方位布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办法论的集中表现
D.科学进步观是解决国内所有实质问题的根本办法
2.下列关于办法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办法论是大家改造自然界的根本原则和办法
②当大家以肯定的世界观观察、处置问题时,世界观就有了办法论的意义
③办法论是大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办法
④办法论是大家认识、改造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和办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0年九月三日,习近平 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上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教导用途。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科学、最完整、最严谨的世界观和办法论。下列可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完整性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达成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达成了世界观和办法论的统一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达成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凌驾于其他所有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科学家说哲学是科学;艺术家说哲学是艺术之母;社会学家说哲学是领导社会秩序的掌舵者。哲学犹如一片水中漂浮的落叶,可以从多方面来理解,但归结到一点就是
①哲学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②哲学是追求智慧之学
③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知识
④哲学一直与大家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块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哲学上看,这是由于它是
①年代精神的精华
②所有哲学都不可以回 避的、需要回答的问题
③人类认识一次最为壮观秀丽的日出
④大家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没办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回首2014年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可以说思想与年代互动、哲学与实践共进构成了贯穿一直的主旋律。加大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有益于
①确保国内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
②帮大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活 观和价值观
③决定社会进步,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教导
④帮大家形成正确的思维办法,训练思维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心外无物”与“万般皆由命, 由命不由人”这两种说法的一同点在于
A.都觉得意识决定物质 B.都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C.都不承认意识的能动用途 D.都不承认运动的绝对性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作 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进步起决定用途
B.哲学的产生与肯定社会和年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年代的任务和需要
9.“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意识是第二性的,有能动的反用途。”关于这两个命题,说法正确的是
A.两句都彻底地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
B.两句都具备形而上学特征,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命题
C.两句在世界观的回答上,本质上都是正确的
D.两句都具备客观唯心主义色彩
10.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运势。要改变运势,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由于
A.办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与办法论相互转化
C.世界观决定办法论 D.世界观和办法论都具备相对独立性
11.爱因斯坦说过:“哲学如果不一样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如果没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如果不一样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办法论
12.古时候人把日全食称“天狗食日”。在古人看来,日食不但象征不吉利,而且是大不吉利。《后汉书 五行志》述:在上天所显示的各种异象中,以日食最为紧急,即所谓“夫莫过乎天,天之变莫大乎日蚀”。上述看法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看法 B.古时候朴素唯物主义看法
C.客观唯心主义看法 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看法
13.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觉得:大家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由于总结得不出常见势必规律;日常大家相信因果关系,比方说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由于不如此就要吃苦头;但是从理论上看,大家的理性无 论怎么样也得不出常见势必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缘由与结果大家的所有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大家天性中考虑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这一看法表明了休谟主张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
14.下列对静止的怎么看正确的是
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况
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况,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
D.静止在肯定条件下,可以指永恒不动
15.据研究表明,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因为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小孩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伴随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渐渐消失。这表明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②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④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多彩多姿。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 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所有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和被动的反映
②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③虚幻的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反映
④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7.物质的特质和根本属性分别是
A.客观实在性 运动 B.客观存在性 永恒性
C.客观实在性 相对静止 D.客观实在性 可知性
18.下列现象中,是规律范畴的是
A.水往低处流 B.新陈代谢
C.月亮绕地球转 D.红灯停,绿灯行
19.“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句话的意识是
①意识是人脑特有些机能和产物 ②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意识的内容源自客观世界 ④意识是客观物质的主观映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20.“欲速则不达”的哲学含义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提升工作效率,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物质决定意识,所有从实质出发
D.意识对物质有反用途
21.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独具特质的精神品格,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进步的内在力量。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的导向、凝聚和勉励用途,北京委、市 政府决定拓展“北京精神”提炼培育工作。提炼培育“北京精神”主如果由于
①意识活动具备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对物质具备反用途;
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如实反映;
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起积极的调节和控制用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20年秋天,在大学新生报到时的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小孩的宿舍门牌号是“424”“ 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小孩入住并坚决需要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看法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B.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C.形存神存,形谢神灭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23.最近有非常高死亡率的埃博拉疫情在非洲肆虐。依据现在的调查,埃博拉病毒非常可能是因动物携带的病毒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人体造成的。这给大家的警示是
A.人能认识和改造规律
B.人最后能战胜自然
C.人要剖析事物存在和进步的各种条件
D.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没有办法的
24.“打虎拍蝇”、“顶层设计”、“新正常状态”等反映当下中国政治经济生态的热词,纷纷入选2014年十大时尚语。这部分热词的出现表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对物质具备反用途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不一样的人对不一样事物的认识不一样
25.“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期望的人和事,都贴上了“正能量”标签。从哲学的角度看,正能量
①传播是意识活动具备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②可以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以外的精神
③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是推进社会向前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
2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但“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上述引文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把学习和实践统一块儿才能深刻地理解常识
②学习常识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和归宿
③学习他人的间接经验是认识获得的基本出处
④虚心学习他人间接经验可以丰富我们的常识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27.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发生核泄漏事故后,中国、法国、 拉美等拥有核电站的国家纷纷检查本国的核设施安全,健全应对核事故的紧急预案。对核设施的安全检查活动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核安全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认识具备无限性,大家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备革新性,核安全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首要条件
④实践进步提出的客观需如果推进有关核安全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 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用途,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质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
①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说明实践的进步推进人类认识的进步
④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9.假如大家用“百度问答”搜索古时候人物的小传,常可以发现旁边会附有一幅画像。其实古时候并没照相机,这部分图像往往是后人依据历的记载加以揣摩画出来的。因此同一人物常会见到好几种差别非常大的画像。这表明
①大家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备主观特质
②大家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对于没客观依据的范围,认识的片面性一直不可防止的
④画 像是一种有肯定历史依据的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0.右图漫画《智者》启示大家,办事情要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在实践基础上坚持目的和方法的统一
C.坚持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原则
D.在实践中不断认识、检验和进步真理
二、非选择题
31. 近年来,伴随新媒体的迅猛进步和大家生活步伐加快,传统青灯黄卷式的阅读,日益被“速食式阅读”,所替代。这种阅读方法大多借用电脑、手机等电子商品,便捷快捷、随时随地、信息量大,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角,或以很多具备视觉冲击的图片,诸如卡通、生活幽默,来填充大脑中暂时的空白状况,博得大家轻松一笑。
然而,速食式作品往往形式新颖,内容贫乏,不足以承载千年的文化积淀、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速食式阅读”往往浮光掠影,忽略深层精神思索,让书中的营养如过眼云烟。怎么样从“速食式阅读”中突围,提高阅读的品味和水平,值得大家每一个人考虑。
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用途的常识,说明大家该怎么样克服“速食式阅读”的局限性。
3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大家要从实质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教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可以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预防一哄而起;要发扬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它们是怎么样体现的?
33.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在细胞中的工作,是依据DNA所含有些各种指令,合成不一样的蛋白质。假如细菌的核糖体功能得到抑制,那样细菌就没办法存活。在医学上,现在很多抗生素通过阻滞细菌核糖体的功能而治愈多种疾病,但出现病原微生物对抗生素的“抗性” 新问题,进一步弄清楚核糖体,能够帮助研制出疗效更好的抗生素。
三名获奖者通过独立的研究和科学实验,用了X射线结晶学的办法得到了核糖体的三维结构,绘制出3D模型。在原子水平上剖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扫清了现在抗生素研究中的很多障碍,并弄清了一些细菌的抗药机制。现在已被应用于开发新的抗生素,直接帮了挽救生命及降低人类的痛苦,也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工具。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和认识关系的常识,说明三位科学家的科学实验过程。高中二年级政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C 5.D 6.D 7.A 8.B 9.C 10.C 11.B 12.C
13.B 14.B 15.A 16.D 17.A 18.B 19.C 20.A 21.A 22.D 23.C 24.C 25.B
26、D 27、C 28、C 29、C 30、B
二、非选择题
3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需要大家需要坚持所有从实质出发。“要从实质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教导,搞好规划;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可以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预防一哄而起”体现了这点。
意识具备反用途,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发扬自食其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这点。
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用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需要大家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体现了这点。